復合軟管作為工業流體輸送的核心組件,普遍應用于石油化工、船舶運輸、環保工程等區域。其穩定運行不僅依賴于產品本身的性能,愈與操作規范、維護保養密切相關。
一、使用前的關鍵準備工作
1.選型與匹配
介質相容性:根據輸送介質(如汽油、濃硫酸、LNG)選擇內襯材料(丁腈橡膠/NBR、聚四氟乙烯/PTFE等),通過ISO16528-2不怕化學測試。
壓力等級匹配:工作壓力需≤軟管標注值的80%,爆破壓力至少為工作壓力的4倍(參考ISO13628-1)。
環境適應性:
?溫度范圍:-40℃至+120℃(特別工況需定制超低溫/高溫軟管);
?安裝空間:小彎曲半徑≥6倍管徑,避免強行折彎。
2.到貨驗收與測試
外觀檢查:
?編織層無斷絲、銹蝕,外保護層無鼓包、裂紋;
?法蘭接口平整,密封面粗糙度Ra≤3.2μm。
壓力測試:
使用清水或氮氣進行1.5倍工作壓力保壓測試(≥30分鐘),壓降≤0.5bar視為合格。
導電測試:通過接地電阻測試儀確認導電層阻值≤10Ω(符合IEC60092-504標準)。
二、操作過程中的核心注意事項
1.安裝與連接
防扭曲設計:
安裝時保持軟管自然舒展,扭曲角度不可以超過15°,需要時使用旋轉接頭。
支撐與固定:
?每隔1.5-2米設置吊架,避免自重導致彎曲應力集中;
?使用鏈條或卡箍固定接口,扭矩值符合AEB16.5標準。
靜電防護:
全程保持軟管與設備、管道的等電位連接,使用用接地線(截面積≥10mm²)。
2.介質輸送控制
流速管理:
初始流速≤1m/s,逐步提升至設計值(通常3-5m/s),避免紊流產生靜電(Stokes數≤3000)。
壓力監控:
實時監測壓力波動,超壓10%時自動切斷閥觸發(響應時間<0.5秒)。
溫度控制:
介質溫度>80℃時,需配置隔熱層或循環冷卻系統。
3.動態工況應對
振動與沖擊:
在壓縮機、泵等振動源附近安裝柔性補償器,降低軟管疲勞風險。
船舶作業特別要求:
?保持軟管懸垂角度15°-30°,避免波浪沖擊導致過度拉伸;
?使用張力傳感器實時監測拉力,超閾值(工作負荷的120%)報警。
三、典型事故原因與防預措施
1.內襯層破裂導致介質泄漏
案例:某煉油廠用NBR內襯軟管輸送二甲苯,6個月后內襯層出現針孔泄漏。
原因:NBR對芳烴類溶劑不怕溶脹性不足。
防預:改用FKM內襯軟管,或添加阻隔層(如鋁箔)。
2.增強層斷裂引發爆裂
案例:高壓水切割設備軟管在300bar壓力下使用500小時后爆裂。
原因:編織層鋼絲直徑偏差>5%,導致局部應力集中。
防預:采用3D編織技術,確定鋼絲分布均勻性±2%以內。
3.外保護層電化學腐蝕
案例:沿海碼頭軟管外保護層出現大面積銹蝕,鋼絲裸露。
原因:氯離子環境下,碳鋼增強層與橡膠形成微電池。
防預:選用不銹鋼編織層,或在增強層表面涂覆環氧樹脂。